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鱼类不同病变肝脏类型:鱼类肝(胰)脏脂肪性疾病形成及预防

发表时间:2020/02/17 00:25:56  浏览次数:497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一、鱼类不同病变肝脏类型

肝脏是鱼类重要的腺体和消化代谢器官,其损伤或病变会引起鱼类营养代谢失调、免疫系统紊乱及抗病力下降。肝脏问题可发生在不同养殖品种的不同养殖阶段。下面从外观来总结判断鱼类不同肝脏疾病类型:

绿肝

引起绿肝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肝细胞损伤,导致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渗透到细胞外。另一方面可能是肝胰脏排泄受阻,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进入胆囊受阻。

黄肝

通常与机体代谢障碍或病原体入侵肝脏有关。由代谢障碍引起的黄肝病程缓慢,潜伏期较长。当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入侵肝脏时,肝内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呈现黄色或土黄色。

白肝

通常与慢性消毒性疾病或高频次过量用药有关。由慢性疾病引起的白肝病程缓慢,潜伏期较长;由于高频次过量用药引起的黄肝病程较短,用药当天即可引起肝脏局部发白现象。

花斑肝

一般情况下,花斑肝发病周期较长。发病期间,鱼体摄食、消化能力逐渐减弱,体质明显下降,严重时伴发肝组织坏死性萎缩。

脂肪肝

肝内脂肪含量超过湿重的5%,或1/3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性即为脂肪肝。脂肪含量5%-10%为轻度脂肪肝,脂肪含量10-15%为中度脂肪肝,脂肪含量≥1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在肝细胞中大量聚集,使其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滴,随着脂肪滴数量的增加及体积的增大等,肝脏脂肪含量不断升高。鱼类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一般与脂肪摄入过量、脂肪代谢障碍或药物因素有关。

二、鱼类肝(胰)脏脂肪性疾病形成及预防

肝(胰)脏在水生动物整体健康、生长、发育、繁殖、代谢活动中具有中心地位和作用。担负着物质和能量代谢、分泌胆汁和消化酶、解毒、免疫、以及造血、储血和调节循环血量等功能。

鱼类肝(胰)脏脂肪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等,其症状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01 肝(胰)脏表面有脂肪组织块积累,肝(胰)脏体积和重量显著性增加。

02 组织变为网状或质地发脆。

03 肝(胰)脏颜色由紫红色变为土黄色、黄色、粉红、灰白色、花色等。

04 肝(胰)脏组织出现血点或红斑。

05 脂肪性疾病发展到后期,出现组织萎缩、体积和重量显著降低、颜色深色或褐色等现象。

脂肪肝形成的机制:

脂肪肝的显著特征是肝(胰)脏脂肪含量显著性增加,那么肝(胰)脏脂肪沉积的机制是如下?

01 肝(胰)脏脂肪主要来源于饲料吸收与转运来的脂肪,这与饲料脂肪含量有关,饲料中脂肪含量越高,进入肝胰脏的脂肪就越多;其次饲料中碳水化合物也是肝胰脏的脂肪另一个来源,碳水化合物进入肝胰脏后可以肝糖原的形式沉积,也可转化为脂肪沉积。

02 肝(胰)脏脂肪一方面可作为能量物质,通过肝细胞线粒体代谢作用消耗并产生能量供机体各项生理活动;另一方面可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非必需氨基酸)或经过血液转运到器官。

从上分析可知,脂肪过量积累的原因,一是来路的脂肪量过多或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储存;二是肝胰脏脂肪去路受到阻断。

而影响肝胰脏脂肪去路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01 肝细胞、肝组织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膜通透性变化或细胞器尤其线粒体损伤,导致蛋白质合成、脂肪的能量代谢被抑制。

02 胆汁不足,胆汁起到乳化脂肪、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作用。当肝脏胆汁分泌少或胆汁重吸收系统受到影响而被抑制,就会出现消化系统内胆汁不足而影响脂肪代谢。

因此脂肪肝是肝脏脂质代谢紊乱,肝脏脂肪动态平衡失调(脂肪来路—去路失衡),以致肝实质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一种病理综合征。

易引起鱼类脂肪性肝病主要原因:

  • 饲料霉变产生黄曲霉菌毒素及抗生素的添加。
  • 饲料中添加的铜离子或其他重金属含量超标。
  • 饲料脂肪酸酸败氧化生成的毒性物质(如酮、丙二醛等聚合物)。
  • 饲料原料未处理完全的有害因子(如环丙烯脂肪酸)。
  • 饲料营养物质不全面、不均衡。
  • 杀虫剂、杀菌剂(抗生素)及消毒剂的使用。
  • 水质恶化、毒性物质(如氨氮、亚盐、硫化氢)超标。
  • 长期摄食高能高蛋白的物质,使动物脏体器官负荷过大,造成正常生理功能紊乱。

如何减少和预防鱼类脂肪性疾病发生?

01 使用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安全质量的饲料。

02 尽量使用符合水产动物各生长阶段生长营养需求的饲料。

03 据养殖密度、养殖环境、季节变化制定合理的饲料投喂方案。

04 减少非营养、毒性物质对肝胰脏造成器质性的损伤。

05 人为添加保肝产品,一般的保肝剂添加在饲料中投喂能有效维持生理功能和保护肝胰脏健康,它可以:

  • 减少和修复肝胰脏细胞和组织器质性损伤(如氧化性损伤)。
  • 促进胆汁分泌,及胆汁的循环。
  • 人为添加胆汁酸,提高肝肠胆汁酸总量。
  • 降解毒素、减少内毒素的吸收。
  • 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新陈代谢。

(摘编于:拜耳水产,"水花鱼公众号"对内容略有修改)

(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