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与理化调节

发表时间:2025/07/18 11:49:23  来源:西南渔业网  作者:梁洪,刘文俊  浏览次数:38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养殖用水除要求盐量适当、溶氧丰富、近中性、适量的饵料生物、有机物质外,还必须不含毒物,不显毒性。

一、养殖水体中的有毒物质

1.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

养殖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水体内部因物质循环失调生成并积累的毒物(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比如硫化氢、低级胺类、蓝藻中的项圈藻“水华”产生的快速致病因子VFDF)等;另一类则是有毒工业废水的污染(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这是淡水养殖业中有毒物质的主要来源,对养殖业的危害极大。外源性的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铅、镉、铜、砷、锌、酚、氨、硫化物、油类、游离氯、有机磷农药、醛等。

2.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生经济动物的影响

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生经济动物的影响,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积累残毒等。

1)急性中毒。其特点是毒物浓度高,短时间内(一般不超过4天)生物大量成批死亡。

(2)慢性中毒。其特点是毒物浓度低,生物并不立即死亡,甚至看不到明显的病变异常,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不良影响将在细胞、器官、组织、个体、群落等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来。

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的基础,它们往往最先受害,代谢过程出现故障,进而使器官、组织的机能下降,并将最终影响生物个体的活动及群落的消长。这些影响可在生物的各个不同生活阶段表现出来,诸如阻碍鱼类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产卵、受精等,或损坏感觉器官,影响探饵摄食;损害呼吸机能,降低游泳能力;生长受阻、体重下降、对病害抵抗能力减弱,爆发疾病、畸形、衰竭死亡等。

(3)积累残毒。有些毒物进入生物体后,难于转化、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下来,当这些毒物继续补给时,它们体内的积累将逐渐增多,最后将经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水环境与生物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具有以上特征的毒物称为积累性毒物或蓄积性毒物。

(4)其它。有些有害物质即使浓度很低,鱼类也能感并产生厌忌回避反应,这可破坏渔场、产卵场、切断鱼类洄游通道。还有一些有害物质在水产品体内积蓄后,虽不出现生理障碍,却使之带有异样颜色,味道、价值下降,以至不能食用等,比如石油污染的水体中的鱼肉带有煤油味道,丧失食用价值。

二、养殖水体的理化调节

养殖水体的理化因素及其变化特点,为我们进行水质调节促使养殖水体的理化因子,向有利于水生经济动物的方向转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的水质调节方法有以下几种。

1.加水或换水

加水和换水这两种方式是淡水养殖业中常用的、往往又是必须的水质调节方法。

(1)加水

加水在实际产中有多种情况。

①鱼苗培育初期。为了提高水体的温度,通常注水较少,比如投放水花鱼苗时存水50~60厘米深即可,因为这时鱼苗个体小,对水体间空的要求不高;随着鱼苗个体的增大,必须向水体中定期加水,通常是每隔1周加水15厘米深,最后使水体深度保持在100厘米左右,维持到鱼苗的夏花阶段。

②成鱼池或二龄鱼种池。经过越冬以后水位下降,在进入春季必须补充水量,使水位保持在正常的水平。

③养殖水体的水质较肥。在生产中担心出现意外,又没有必要换水的情况下,可以适量补充新水,缓解水肥的矛盾。

④当水体中溶氧不足时。可以通过加水补充溶氧,缓解暂时缺氧的矛盾。

(2)换水

换水也有几种情况,换水的原因不同,换水的程度也就不一样。

①彻底换水。所谓彻底换水是指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必须将水体中的水全部放掉后清理、消毒,再施肥、注新水,重新组织生产。比如在实际生产中水花鱼苗培育;在成鱼饲养的一个周期完成之后的重新生产等。

②部分换水。将养殖水体中的水部分放掉再补充新水至原位。比如在鲤鱼、鲫鱼的繁殖生产过程中,选择晴朗的天气将鱼池中的水放浅,以提高水体的温度,到傍晚就必须补充新水,使水位保持正常水平;养殖水体的水质老化,恶代谢物增多或污染,就必须将老水部分放掉,补充新水至原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不应轻易换水,因为失去水体中大量的养分或取水会花费代价,如果放掉水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

2.施肥调节水质

肥料是水体中植物的营养成分,肥料充足,水体中的植物生长良好,可为动物的生长、繁育提供坚实的营养基础。现代养殖为了适应环保需要,基本取缔了肥水养鱼,但在苗种培养中也常使用。

如果养殖水体的水质肥源不足,就必须施放肥料,提高水体肥力,促进水生植物的良好生长。肥料常以有机肥为主,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腐熟发酵,使用中还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有时也可以施用无机肥料。比如鱼苗培育,大型堰塘养鱼,但施用无机肥料通常是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其施用比例通常是:N∶P=2~4∶1,但肥料的总用量每次每亩不得超过30公斤。

3.利用电解质或黏土沉清水质

养殖水体中的水生动物密度较大,投入的饵料及动物排出的粪便、饵料残渣等,在水体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胶体状悬浮物,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对养殖生产有一定的危害。为此,向水体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电解质或黏土颗粒,增加水体中胶状物的凝聚,从而加速这些有机胶状物的凝聚沉淀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实际生产中,每亩可用食盐10公斤兑水遍撒;或用黏土20公斤加水搅成浆兑水遍撒。

4.施加生石灰调节水质

养殖水体时间一长,水体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酸性物质,从而使水体pH值降低,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活。而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溶于水后便生成氢氧化钙(Ca(OH2),别名熟石灰,而具有碱性,可以中和水体中的酸性物,达到提高pH值之目的。利用生石灰调节pH值,必要时每次用生石灰10-20公斤/亩,兑成浆遍撒。

5.人工增氧

当水体中的溶氧不足或估计不足时,可以采用人工方式向水体中补充氧气,除加水可以适量补充溶氧外,还可以采用下列物理化学增氧方法。增氧可以用于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的调解,因为它们的产生多源于长期低氧、缺氧而促成,反转来说,保持长期溶氧充足会减少有毒物质的形成。

(1)机械增氧

人们在精养水体中安装增氧机,通过增氧机的工作从而加大水-气接触表面积,从而使空气中的氧向水中溶解,缓解水中溶氧不足的矛盾。

(2)化学增氧

化学增氧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一种。在通电困难、水源不方便、没有增氧机的塘口,或在梅雨季节,闷热、雷雨、高温,天气多变,浮头缺氧多发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化学增氧。高密度养殖方式的塘口,夏季容易出现缺氧导致浮头现象,养殖户常备存一些化学增氧剂,以防不测。使用化学增氧剂,主要采取全池抛撒或局部抛撒,具体使用量视药物品种和使用场合而定。化学增氧剂宜提前使用。

6.其它

针对水体中的有毒物质,现在有专门用于底改、转化、分解的药物,可以参考使用。

作者:梁洪,刘文俊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