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春季如何防治鲤科鱼类竖鳞病

发表时间:2024/12/09 13:11:56  来源:黑龙江水产 2014年2期  作者:王丽英  浏览次数:339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竖鳞病又叫鳞立病、松鳞病、松球病,是鲤、鲫、草、鲢、鳙等鲤科养殖鱼类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竖鳞病主要流行于冬末初春,一般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感染,病情严重时可引起患病鱼的死亡。竖鳞病是鲤鱼、鲫鱼的一种常见病,从较大的鱼种至亲鱼均可受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带来严重的损失。

一、病原

研究发现,引起竖鳞病的细菌有:点状极毛杆菌、水型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在水温低的季节,尤其是越冬之后的鱼,体质较差,抵抗力也弱,容易患病。鱼类受伤后,容易局部立鳞。

二、症状

疾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向外张开像松球;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用手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出,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等症状;病鱼贫血,鳃、肝、脾、肾的颜色均变淡,鳃盖内表皮充血。病情严重的鱼鳍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的现象。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力,呼吸困难,腹部向上,2~3d后即死亡。

三、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用肉眼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可镜检鳞囊内渗出液,见有大量短杆菌即可做出进一步诊断。但要注意,当有大量鱼波豆虫寄生在鲤的鳞囊内或有红线虫寄生在鳞下时,也可以引起竖鳞症状,镜检鳞囊内渗出液或刮掉鳞片即可加以区别。

四、预防

春季是竖鳞病的高发季节,应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定期清塘,清除过多的底泥,用生石灰、三氯、二氯或二氧化氯等进行消毒,在流行季节每月定期泼洒上述药物1~2次,用法用量按说明书或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其次在捕捞、过数、搬运和放养过程中,尽量小心操作,勿使鱼体受伤;放养前必须对鱼进行药浴,可用碘制剂加五倍子粉配成药液,用量为每吨水加碘制剂3~5ml、五倍子粉30~50g,药浴15~20min;饲养季节每20d泼洒1次EM菌液,以改善水质;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以缓解该病病情。

五、治疗

发病时可采用内服与外用方法进行治疗。

1、外用药:任选下列1种药,隔天泼1次,共泼1~3次。

1)、全池均匀泼洒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使池水呈0.3~0.5ppm;

2)、全池均匀泼洒二氧化氯,使池水呈1ppm;

3)、全池均匀泼洒五倍子粉,使池水呈2~4ppm;

4)、全池均匀泼洒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使池水呈0.5~0.6ppm。

2、内服药:在外用药同时,必须投喂药饵,可任选下列1种。

1)、用氟哌酸(诺氟沙星)内服,每10kg鱼体重每天用药0.8~1.0g,每天1次,连用6d;

2)、每千克饲料中加2~3g复方新诺明拌饲投喂,连喂4~6d,第1天用药量加倍,每天喂2次;

3)、每千克饲料中加入2~4g磺胺-6-甲氧嘧啶拌饲投喂,连喂4~6d,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第一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第一线刘文俊视频号"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