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牛蛙寄生虫病:蝌蚪期的主要危害及防控措施解析

发表时间:2025/07/06 11:29:43  浏览次数:6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牛蛙的寄生虫病多发生在蝌蚪期间,多见于体外寄生虫,且既有原生动物类寄生虫,又有后生动物类寄生虫。商品蛙养殖期主要以体内寄生虫多见,尤其肠道(特别是直肠)内蠕虫类寄生虫。

一、车轮虫

病原:车轮虫。

症状:1.体表出现薄层的白色或不透明的黏液及出血点;2.重症者鳃呈现苍白色及烂鳍;3.每天都有很多蝌蚪死亡,若不治疗,则在5-7天内死亡率高达90%-100%。

▲患车轮虫病的蝌蚪(杜辉)

主要症状:患病蝌蚪游动缓慢,呼吸困难,滞呆于水面,腹部膨大充血,尾部黏膜发白,严重时尾部溃烂。

▲蝌蚪尾部的车轮虫(杜辉)

流行情况:该病危害对象为蝌蚪,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季,每年4~6月春夏之交为发病高峰,流行水温20~25℃。当放养密度过高,水质恶化时,极易导致该病发生。

▲车轮虫与杯体虫共同感染(杜辉)

防控:在蝌蚪期很多杀虫药不能用,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宜选择产品说明表述清楚或者咨询渔药商的药物杀虫。

二、水蛭(蚂蟥)

农田改造而成的牛蛙养殖场容易发生蛭害,严重时一只蛙的身上叮咬着十几只水蛭,常常发生在越冬时期。水蛭叮咬时会分泌出具有麻醉和抗凝血作用的毒素,由于牛蛙本身的血浆很少,所以水蛭会长期吸附于蛙上直至蛙死亡。

防控:清塘时候一定要彻底,如若已经发生病害,则可以用专门杀水蛭且不会对蛙有影响的药进行杀灭,配合猪血,把猪血放在稻草束里,待水蛭吸附在上面的时候,可以直接拿出稻草束。

三、蛙片虫

蛙片虫,蛙片虫亚门的原生动物约有150种;常见于两栖动物及某些其它动物的肠道中。虫体核数2个到多个,专司行动的细胞器(短毛状的突起)呈斜向纵行排列。在蝌蚪和成蛙养殖的过程都会伴有蛙片虫,蛙片虫本身没有多大的伤害,但是一旦寄生过多就会对寄生体有影响。

蛙片虫寄生于肠道,为两栖动物肠道寄生虫。个体细胞为卵形、肾形或伸长形,非常扁平,形似叶子,个体大小差异大,大者直径达1mm。体表具一层表膜,形成一条条长的皱折。表面满布纤毛,纵行排列。根据蛙片虫形状和细胞核数目的差异,可分为原蛙片虫亚科和蛙片虫亚科。

▲显微镜下的蛙片虫(杜辉)

防控:对于蛙片虫,现在还没有确切的分类,暂时可以用杀纤毛虫类的药物。但是一定要看好厂家的说明书,看看是否适用于牛蛙,掌握好用量。

四、肠袋虫

肠袋虫体卵圆形或后端窄,前端加宽,伸缩泡1个或多个,全身覆盖着纵列的纤毛。肠袋虫以红血球、细胞碎片、细胞残渣等为食,圆形的包囊随粪便排出,被新宿主吞食而致感染。牛蛙成蛙整个养殖流程皆会感染,少数对牛蛙不会有影响,但是寄生过多则会表现为肛门红肿,肠道充血,严重导致牛蛙脱肛。

防控:内服聚维酮碘一瓶拌料80斤,可以有效解决。

五、着类纤毛虫

累枝虫、杯体虫及毛管虫等为附生纤毛虫。身体充分伸展时呈杯状,前端粗,向后变狭。前端有1个圆盘形的口围盘。口围盘四周有3层口缘膜结构。缘膜由纤毛构成,但不一定全连成一片。口围盘内尚有1个左转的口沟,后端与前庭相接。前庭不接胞咽。口缘膜中间的2圈,沿口沟两边,随口沟环绕,外面一圈直至前庭,变为波动膜。在体中部或之后,有1个圆形或三角形的大核。小核在大核之侧,一般呈细长的棒状。与体轴平行。在前庭附近有1个伸缩泡。体后端有1个附着盘,具有弹性纤维丝。体表有细致横纹。虫体收缩时,口围盘先收缩。口围盘纤毛作束状,外伸于体外,再渐缩入。身体顶端仅留一小孔。有时缩成茄子状。

▲患固着类纤毛虫病的蝌蚪尾部长满毛状物(杜辉)

症状:患病蝌蚪游动缓慢,浮于水面,肉眼可见体表及尾部长满毛状物,形似水霉,易误诊为水霉病。镜检可见固着类纤毛虫虫体。

▲显微镜下的毛管虫(杜辉)

流行情况:该病多发于春夏交接时节,水质、水温适宜时可爆发;放养密度过高、水体有机质过多易患该病。多寄生在蝌蚪的鳃上和体表,蝌蚪和成蛙皆会感染。危害蝌蚪(尤其4cm以下)死亡率较高。

防控:可以用杀纤毛虫的药物杀灭,但是注意使用说明。

六、伪气泡病

由于寄生虫很多的时候,肠胀气等都会表现为气泡病的形式,真正得气泡病的很少,但是表现形式和气泡病差不多,所以叫做伪气泡病。

病因:水中浮游植物多,强烈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引起水中溶氧量过分饱和;大多数蛙池是由农田改造,池塘里肥效充足,特别是氮元素和硅元素,当气温升高,光照强烈时,就会从底部冒出,形成气泡;这些过分饱和的气体形成气泡,蝌蚪取食过程中不断吞食气泡,气泡在蝌蚪消化管内聚集过多便引发气泡病。

症状:蝌蚪肠道充满气体,腹部膨胀,身体失去平衡仰浮于水面(见下图),严重时,膨胀的气泡阻碍正常血液循环,压迫供血系统,血管破裂,造成尾部、肠道等充血。

防控:有条件的勤换水,保持水质清爽,同时在投粉料时候捏成团状投喂,也可以在水面上铺放少量的稻草。发病比较严重的可以向水池里化水泼洒食盐20克/立方米。如果是个体发病可以将发病个体用捞网捞出来,放到清水中,不喂食物,部分个体会自行痊愈,但是后期生长影响很大,所以建议发病的一律淘汰,这样可以保持蛙群的健康状态。

七、锚头鳋

病原:锚头鳋

症状:患病蝌蚪绕池边游动,时而缓慢、时而急燥,体表肉眼可见虫体,尤其尾部、肛门附近。

▲患锚头鳋病的蝌蚪肉眼可见虫体(杜辉)

流行情况:危害对象为蝌蚪,发病时间为春、夏季,患病后影响蝌蚪正常生长,可引起少量死亡。

防控:全池泼洒杀灭锚头鳋而对蛙类没有伤害的专用药物。

八、肠肾虫

肠肾虫寄生于牛蛙的直肠。寄生于蛙类的肠肾虫有近100 种,比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其它脊椎动物的种类要多得多。

▲显微镜下的肠肾虫(杜辉)

九、毛滴虫

患毛滴虫的病蛙体色变浅,腹胀、水肿、四肢伸长,肢软无力。患病蝌蚪腹部膨大,腹部皮下、尾部局部充血,肛门外凸微红。

▲显微镜下的毛滴虫(杜辉)

解剖可见腹腔积液,腹水浅黄色;胃、肠发白,无内容物,有卡他样黏液,后肠肠黏膜屑状脱落,可见红色出血斑;肝肿大、色浅偏黄、偶见点状出血斑,胆囊胀大;脾肿大;膀胱充盈。

刮取患蛙后肠黏膜或直肠黏膜,制作水封片直接镜检,可见大量梨形、卵形或梭形的活虫体,作翻转式运动。

十、复殖吸虫

复殖吸虫寄生于直肠。朱顺海等研究表明上海市青蛙吸虫的感染率为86.54%,平均感染强度为15.00条,种类有6种,主要来自肠道74.67%,其次是肌肉与皮下21.48%,偶见肺吸虫。

▲寄生于牛蛙肠道内的复殖吸虫(杜辉)

防控:全池泼洒同时口服对蛙类没有伤害的杀虫药物。

来源:中博水产、科学养鱼。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