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庆市川区道(原双竹镇)
13983250545

信:ycsh638

QQ:469764481
邮箱:ycsh6318@163.com

什么样的水才是好水?从“调水用品”物质演变过程谈“养鱼就是养水”

发表时间:2025/07/15 18:49:58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作者:陈昌福,周鑫军  浏览次数:37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西南渔业网-丰祥渔业网秉承:求是务实不误导不夸大不炒作!水产专业网站为您提供优质服务!讲水产里的故事,用养殖人的语境,给你送来一个真材实料的匠心精品文章!

中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大国,根据2023年的统计结果,仅水产养殖池塘面积就达到了500万公顷。我国从事池塘水产养殖的人们均知道在

业內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养鱼就是养水”。中国水产人在这里所说的“养水”的内涵,就是采取一些对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具有调节功效的物质,将水产养殖水体的水质调节到水产人普遍认可的“肥、活、嫩、爽”的表观状态。

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在揭示我国水产养殖人所说的“养水”的实质基础上,通过回顾我国历代水产人,用以调节池塘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水用品”物质的变化过程,陈述了促使“调水用品”物质变化与水产养殖方式变化的相关性。

1.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为什么要强调“养水”?

现在,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大都知道,采用一些“调水用品”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养水”的实质,也就是在培养和调节养殖水体中含有的各种微生物和藻类,通过投放“调水用品”为养殖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和藻类提供营养物质,调节其不同种类微生物和藻类的繁殖于生长速度,从而达到增、减其不同种类微生物和藻类的种群数量,实现调节养殖水体中微生态种群结构的目的。

一般而言,水产养殖业者所说的某个养殖池塘中有一塘“好水”,也就是指的因为水产养殖业者利用了某种“调水用品”中的物质,为养殖水体中的“有益微生物和藻类”提供了适宜的营养物质,在整个养殖池塘中培养出来了更多的“有益微生物和藻类”,而这些“有益微生物和藻类”构成的微生态种群结构,是能很好地适合和满足养殖池塘中的水产养殖动物维持正常生活与机体健康需求的。

微生物与藻类之所以对池塘养殖的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养殖特别重要,就是因为养殖水体中一旦缺失了微生物与藻类的话,不仅会引起养殖水体中溶氧量减少或者缺乏,会因此减少水产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来源,还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投喂到养殖水体中而并未被水产动物摄食掉的残余饵料,以及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的粪尿等物质,均无法被正常地被分解代谢掉,造成对养殖水体环境严重的有机物污染,甚至致使水产养殖业是无法正常地进行下去。

因此,千百年来,我国从事池塘养殖的水产养殖业者,正是按照“肥、活、嫩、爽”的标准,判断养殖水体的表观状态,并且利用“调水用品”中不同种类的物质,通过调节养殖水体表观状态,实现调节水产养殖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和藻类种群结构的。

在我国的池塘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养殖对象,就是青鱼、草鱼、鲢和鳙等所谓“四大家鱼”。这些养殖鱼类在幼鱼阶段都需要以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而且鲢、鳙终生都是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物的。因此,在以“四大家鱼”为养殖对象的养殖池塘中,为了满足“四大家鱼”的对食物的需求而发明的水产养殖方式与方法,就是向养殖水体中投入各种有机肥料的所谓“施肥养鱼”,这也是一项独具我国水产养殖业特色的“调水”技术。

水产养殖业者通过向池塘养殖水体中施放各种畜、禽以及人类粪尿等有机肥,或者是投放尿素、氯化铵等无机肥,其目的就是在利用这些肥料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将其作为养殖水体中各种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元素而提供给它们,以满足这些微生物和藻类的繁殖与生长的物质需求。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和藻类,就是满足了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需求。

毫无疑问,如果我国的水产人没有采用有机肥作为“调水用品”的物质,就没有“施肥养鱼”技术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广泛推广与应用的话,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是绝对不可能取得现有的辉煌业绩的!也是不可能实现人工养殖水产品总量多年来雄踞世界第一的位置的。从某种意义而言,正是我国的池塘养殖业者发明了“施肥养鱼”技术,才得以让我国在养殖水体资源相对贫乏、劳动者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人口众多而消费需求巨大的水产品市场上,有了相对充足的各种水产养殖动物产品的供应局面。而正是由于在全国各地拥有了大量的水产品市场,才会有现在的水产养殖动物品种丰富且相对廉价的巨大水产品贸易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为什么要采用各种“调水用品”物质“养水”?就是因为“养水”就是在“养”养殖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与藻类,而养殖水体中的微生物和各种藻类,不仅是我国多种养殖鱼类的天然食物(几乎是全部养殖鱼类处于苗种阶段的幼鱼食物),其中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还是水产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之一,充足的溶解氧不仅对于维持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命与健康是很重要的,而且对于提高水产养殖动物对饵料的消化利用率,以及快速地分解可能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的有机物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各种微生物则是分解可能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有机物的不可或缺的功臣,也是净化养殖水体和促进养殖水体中存在氨氮、硝酸酸和亚硝酸盐等物质代谢过程的主要推动者。

2.我国水产养殖水体水质调节技术的演变

众所周知,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水产养殖业者采用“调水用品”的物质,一直是在随着养殖对象以及养殖方式的改变在不断变化着的。

在上世纪中叶,青鱼、草鱼、鲢、鳙等“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已经在我国获得了突破,在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江苏、浙江一带,当时的主要的养殖对象也就是“四大家鱼”,采用“大草沤肥”的养殖方式在当时就是比较盛行的“养水”技术。这种“肥水养鱼”的方式,也就决定了在每亩养殖面积内的产量不超过数百公斤,这正是因为水产养殖业者采用的是“大草沤肥”的养殖方式,也就决定了难以获得更高的单位面积的池塘养殖水产动物产量。

当年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内有一句话很盛行,即“说起来我们养的是四种鱼(青鱼、草鱼、鲢和鳙),实际上是养的就是三种鱼(草鱼、鲢和鳙,因为青鱼需要动物性饲料而在许多无资源的地区无法推广饲养),捕捞起来就是两种鱼(鲢和鳙,因为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因为疾病多发,大多数草鱼在鱼种阶段就开始因病逐渐死掉了),老百姓能吃到的只有一条鱼(鲢,因为鳙的数量比较少,其中大多数成为难以被普通水产品消费者获得的‘高档’水产品)”。为了解决水产养殖中“调水用品”的有机物来源问题,人们开始进行了“种草养鱼”、“种稻养鱼”、“鱼、猪配套养鱼”、“鱼鸭混养”和“化肥养鱼”等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毫无疑问,这些水产养殖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于增加我国养殖水产品产量,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采用配合饲料养鱼的方式在各地逐渐在国内部分地方兴起与推广,迄今为止,不仅有了供大多数养殖鱼类摄食的所谓“全价配合饲料”,而且也有了大量对虾饲料、龟鳖饲料、蛙料等,水产养殖业者采用商品化饲料喂养各种水生养殖动物,已经成了水产养殖业的常态。

正是由于我国的水产人掌握了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人工繁殖技术,突破了各种养殖水生动物饲料配合技术,才有了现在正在大量采用的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方式,也才有了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的大幅度增加趋势。

随着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人工配合饲料的推广与大量应用,过去水产养殖水体中缺少氮、磷等各种营养元素的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由于未被养殖动物摄食掉的人工配合饲料残饵,以及养殖动物大量的排泄物,不仅可以弥补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不足,而且是往往严重地过剩了。因此,水产养殖业者“养水”的内容也随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水产养殖业者采取的“养水”技术,已经不是为了解决养殖水体中补充氮、磷等营养元素的不足,而是要解决养殖水体中这些营养元素过剩的问题了。因为水产养殖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就导致了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状态,而这种状态对于生活在养殖水体中的养殖动物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适用于当前池塘养殖水环境的“调水用品”的物质,就应该是具备能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物质。而导致养殖水体呈现富营养化问题的物质,就是水产养殖业者投喂在养殖池塘中,而未被水产养殖动物摄食掉的人工配合饲料残饵,以及水产养殖动物排泄的粪尿等多种有机物。能分解这些有机物的就是水体中的各种微生物,所以,各种微生物制剂营运而生,成为当今水产养殖业者常用的“调水用品”也就是顺理成章、而容易理解的问题了。

现在可以预测的是,就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到工厂化养殖阶段后,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可能实现全人工饲料化,水产养殖动物需要的氧气可以由人工充氧供应,养殖水体温度依靠自动化始终控制在对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最适宜的范围内,水体中残存的各种有机物可依靠各种过滤设施将其彻底清除掉......届时,“调水用品”的内涵就一定会有更具体的需求了。

声明: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上列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本站所发布文章为原创的均标注作者或来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许可转载的请注明出处。本站所载文章除原创外均来源于网络,如有未注明出处或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帐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电脑网址: http://www.yc6318.cn 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卫星湖街道  手机网址:http://m.yc6318.cn
重庆市永川区双竹渔业协会,重庆市永川区水花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重庆市永川区丰祥渔业有限公司

本站微信:ycsh638,QQ:469764481,邮箱:ycsh6318@163.com

本站属公益性没有商业目的的网站,所载文章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欢迎关注本站(可搜索)"养鱼E线"微信公众号和微信视频号"养鱼一线"以及头条号"水花鱼@渔人刘文俊",将会定期向你推送信息!

ICP备案/许可证号渝ICP备202001448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1802010496号

诚信共建联盟